一、污水池防腐施工工藝流程
搭設跳板、腳手架——基面徹底烘干度——環境溫濕度檢測——刷底涂料兩遍——刮膩子修補——糊玻璃鋼一層——刷底涂料一遍——刮膩子修補——糊玻璃鋼一層——刷底涂一遍——刮膩子修補——糊玻璃鋼一層——刷底涂料一遍——刮膩子修補——糊玻璃鋼一層——刷底涂一遍——刮膩子修補——刷面涂兩遍——最終檢查及修補——養護、固化
二、污水池防腐具體施工步驟
1.搭設腳手架、防雨棚
(1)2m以上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,高處作業工人配戴安全帶和安全帽。
(2)搭設的腳手架,最上層應形成階梯形平臺,并應敷滿跳板,便于工人操作。
(3)腳手桿立桿間隔為1850mm以下,第一步橫桿應在2m以下、以上各步橫桿間隔為1850mm,雙排架寬應在1500mm以內,應在腳架內外形成45°的斜拉桿。要求腳手桿與罐體、頂蓋保持150-300mm間距,便于施工操作安全可靠。
(4)腳手架敷設的人行走道要保證400mm寬,應由2塊跳板組成,跳板的探頭應在小桿架處用鋼絲捆扎好,不允許有探頭活動跳板。
2.溫度、濕度檢測
相對濕度不可大于75%,基面溫度在10-30℃時施工效果較好,基面溫度應高于露點溫度至少3℃以上。
3.基面處理、打底涂
(1)將基面徹底烘干。用研磨機將基面打磨拉毛,除去疏松部分,然后清除浮塵。
(2)用丙酮清洗基面,完全干燥后刷底涂,一般用環氧樹脂作底涂,可涂刷1~2道,每道涂層厚度約0.1mm,自然固化時,每次間隔不得少于24小時,固化后刮膩子1~2次,并修補找平。
4.襯玻璃布
襯布時,在貼襯玻璃布的部位先均勻涂刷一層和所襯玻璃布同寬的膠料,隨即襯上一層玻璃布,玻璃布應密貼,趕走氣泡,再涂上一層膠料,自然固化24小時,固化后檢查其質量,如有毛刺、流淌和氣泡等缺陷,應馬上清除,刮膩子找平,再按以上步驟貼襯下一層。每副玻璃布搭接寬度不應小于50mm,搭接應順物料流動的方向,壁和底之間的搭接為200~300mm ,各層接縫要錯開,一般是二層錯開1/2,三層錯開1/3,四層錯開1/4或3/4,搭縫不應重疊。設備轉角、接管處、法蘭平面、人孔及其它受力或受介質沖刷的部位,均應增加1~2層玻璃布。翻邊處應剪開貼緊。
5.面層
玻璃布帖襯完畢后,固化24小時,修補缺陷,然后刮0.2mm厚的膩子,以提高密實性,待膠凝不粘時再刷面涂兩道,然后檢查修補,養護固化。